数字工程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

分类栏目: BIM资讯

95

  11月7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的数字工程认证服务贸易大会举办。与会嘉宾们就开展数字工程认证,规范数字工程质量等议题展开讨论。
 
  数字工程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理论方法,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11月7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的数字工程认证服务贸易大会举办。与会嘉宾们就开展数字工程认证,规范数字工程质量等议题展开讨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39472家,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行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8.21%,是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在这其中,工程建设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又是全行业收入占比最高的领域,可以说是目前检验检测行业的第一大领域,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副司长董乐群表示,市场亟需充分利用检验检测认证手段,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独立、专业的高技术服务,解决供方与最终用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我国数字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曹彬表示:目前我国尚无完备的标准体系来评判数据交付成果是否满足数字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管理要求,也尚无对数字工程技术环境安全性、适用性、规范性的评价体系,与上述认证认可相关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亟待完善。数字技术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数字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真正实现数字赋能?数字技术的可靠性如何保证?“开展数字工程的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十分必要。”中建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检测事业部部长李旭表示,数字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将发生多次数据交换,数据交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协同效率,同时数字工程服务质量的好坏,还将影响下游产业链的性能与价值。推动数字工程认证,通过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手段,以提升工程各相关方的协作效率,促进数字工程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建筑业呼唤数字工程认证服务,它将完善相关信用体系建设,破解主体责任缺失、信用缺失等制约建筑业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助力我国建筑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卫明说。
 
  卫明表示,推行数字工程认证首先要做好采信落实工作,把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切入点,让群众少跑路、只跑一次路,真正起到智慧服务和监督的作用;其次,要夯实认证基础工作,提升品牌意识,需要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第三方有效促进建筑市场各主体良性发展;最后,要加强认证认可合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充分发挥好平台与引领作用,提高数字工程有关数字资产生成、交付和使用的质量与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工程质量保证推动实体工程质量升级。
 
  “通过数字化,使全球工程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采购、消费更加通畅和高效,是新时代国际贸易合作的形态之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楼俊峰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数字工程认证本身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形态,参与全球市场;另一方面,数字工程认证还为其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权威、可靠的信任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助力了贸易繁荣。“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重视包括数字工程认证在内的服务贸易发展,搭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帮助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更好地走向全世界。”